查看原文
其他

【CHLA报道】郑晓笛:可持续城市建设的有效途径

风景园林网 风景园林网 2023-09-17


2017年9月2日下午,在河北衡水举行的湿地园林与生态城市建设研讨会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特别研究员郑晓笛发表题为《可持续城市建设的有效途径--棕地再生的五个层级》的主题演讲,从全球、区域、城市、片区及建筑5个层级对棕地再生的行动战略进行论述,提出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国际经验的交流,在区域层面整合资源优势,协同振兴,抓住资源城市及工业城市转型的契机,建构城市范围的景观网络,以棕地再生带动片区发展,探索富有创意的再利用模式。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特别研究员郑晓笛

  

以下为演讲实录:

  

感谢组委会的邀请,非常高兴第一次来到衡水市。今天要探讨的对象不是湿地,而是棕地,是城市中被废弃,往往被污染的场地再利用的问题。大家也都知道,咱们国家对环境质量不断提高要求的情况下,就像河北省很多工业都在搬迁,原来工厂所遗留下来的场地在城市未来的建设中应该怎么样应对,尤其是它的建设在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中处在什么样的位置。今天我的发言是想从五个层级来探讨一下棕地再生作为可持续城市建设的有效途径。

  

首先,给大家看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统计。2017年2月份由总部在巴黎的调研机构所做的一个调研,叫世界在担心一些什么?他们的调研是对1.8万16至60岁的成年人进行调查,问每个国家的人,你认为你们国家前三位最让人忧虑的事情是什么?中国第一位担忧的事情占了43%,就是对于环境的威胁;第二位是42%,也就是道德方面的担忧;第三位是33%是对于通货膨胀的担忧。图上百分比是表示这个担忧因素在这个国家里面有多少人认为是最担心的问题,百分比越高表示这个因素大家最有共识。看得出来,中国最担忧的是对环境的担忧和顾虑。大家看得到,这些国家中只有中国是把环境作为最担忧的第一位的因素。

  

这个统计在世界地图上的分布,韩国74%担心的是经济和政治上的腐败问题,在日本41%的人担心的是贫穷和不平等的问题,对中国来说环境问题是老百姓心中最担忧的一个问题。

  

通过五个层级来看一下棕地在哪些方面又可以借鉴,或者说有一些可以拓展的思路。


  


 

全球协同行动,直面棕地挑战


    

从全球的角度来讲,棕地的问题并不只是中国特有的现象,或者说是咱们唯一的挑战。首先,说一下它的概念。棕地是对英文Brownfield的直译。现在石景山首钢厂区在进行改造,北厂区会作为2022年冬奥会的总部基地,现在已经启用了,从卫星影视上可以看到,这些重工业场地由于常年工业活动对场地造成了污染,生态环境被破坏了,所以场地看上去呈现的是棕色,这是最直白的解释。其实它是指由于人类活动而造成了已知或者潜在的污染,就是说当你怀疑这个场地有污染的时候也是棕地,这类场地的再利用需要建立在基于目标用途的场地风险评估与修复基础之上,也就是说它不同于一般的普通绿地进行建设,好像只要有一个设计马上就可以开工,而是必须要详细的勘测以前的污染程度,它对人体的健康或者环境有什么什么样的风险,需要采用什么样的修复过程,使它具备更好的功能以备城市建设所用。在国际上对于棕地没有一个共识的定义,每个国家都不一样,美国更多的强调是污染的存在,在英国定义更宽泛,认为所有未开发过,所有有过人类活动的场地都叫棕地,涵盖面很广。

  

棕地的再开发引起关注是起源于非常不幸的环境污染事件。最早在美国是在1978年,美国一个叫拉夫运河的社区,这个社区有100户人家,他们发现自己的后院开始有黑色的液体渗出来,小区里面的树木在死亡,很多妇女流产,很多小孩子还得了特别奇怪的疾病。最后才发现整个小区是建在以前的一个化工厂废弃的垃圾填埋场上面。这些填埋的有毒物质通过常年的渗透,不断地作用,在几十年以后才在他们的身体健康上被反映出来。所以在这个事件的激发下,在1980年美国通过了超级基金法,也就是应对这样的污染场地的法案。中国也是一样的,中国引起对棕地的关注是2004年北京宋家庄地铁站在建设过程中,有三个工人在挖掘的过程中开始有刺鼻的气体出来,一开始他们坚持工作,后来开始发生眩晕、恶心,最后有工人被紧急送医,后来发现这个场地是农药厂,这个事件引起了政府、社会公众对于棕地的重视,2004年这个事件被公认为棕地再生的事件。

  

对于大场地,很多城市,包括伦敦、悉尼、韩国,都希望利用大型项目作为契机,来使这样的场地可以彻底的发生改变,同时也改变整个城市的发展,比如说园博会、世博会。

  

美国目前已经识别出来的棕地达到了45万块,废弃的工业用地占到202万公顷,美国的环保署在1995年设立了棕地计划。据哈佛大学在2007年做过一个估计,他说世界范围内受污染的废弃地超过了46万平方公里。2014年根据当时的数据对于一些国家的棕地进行了统计和比较,由于数据来源不一样没有那么精确,但是从总量上可以看到棕地问题在中国的量还是非常惊人的,所以未来我们所面临的挑战也是非常巨大的。全球范围内有很多国家有很好的经验可以借鉴,比如说欧盟,现在棕地再生协同行动联盟是欧盟所有国家联合起来应对棕地的一个组织,在日本、台湾都颁布了相应的法案,如果大家关注的咱们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刚刚发了征求意见稿,它的颁布是大家非常期盼的大事儿。

  

中国的棕地类型分为三大类:一是工业类,像首钢钢铁厂、焦化厂这样的厂房。二是采矿业废弃地,像采石场、采煤塌陷区。三是垃圾填埋场。我们在应对这些场地的时候,可以积极的借鉴国际上的经验,包括他们组织的方式,他们的政策标准。[page]

    


 

区域协同振兴,整合资源优势


    

鲁尔是德国以前最支柱的工业地区,包括了大大小小61个城市,在20世纪中叶,工业到达了顶峰,60、70年代的时候显著的衰败,而且是整个区域的衰败。后来他们采取了非常成功的策略,就是国际建筑展览,虽然叫展览其实并不是展览,而是再生激励项目。从政府的角度通过这样一个策略,给出一些经济上、政策上激励的可能性,每个城市在这个策略下面提出可实施的项目。这个IBA项目覆盖了800多平方公里,也就是在图上看到的范围,包含了17个城市,也就是说当我们面对废弃的场地改造的时候,其实可以多城市联动。他们所划出来的包括工业自然之路,工业文化之路,工业建筑之路,地标之路,他们根据工业场地不同的可能性,不同的改造把它们串联成一个区域内的路线和途径,而不是孤立的看每一个具体的项目。欧洲也有工业遗产之路,他们把所有的未来要面临新改造再利用的工厂厂房、构筑物串成点,大家旅游的时候看的就不只是一个孤立的点,而是对一个区域内一片的改造项目看到全貌。有一些工业场地会被改造成公园,改成城市绿色开放空间,面积都很多,由于以前水陆运输的需求,很多工业用地都是在滨水、滨湖,以前水路运输很方便的场地。地区区域的改造,会对现在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需要提前去预想。


德国鲁尔关税同盟煤矿工业综合体

    


 

资源(工业)城市转型,城市景观系统再构


    

以资源为本的城市,工业用地在城市里面占据了非常大的面积,很多时候甚至是城市中最核心的面积。当这些场地需要被改造的时候对于城市整体空间的影响非常巨大。

  

集中可以参考的是美国"锈带"上面的城市,就是从美国的五大湖区到中西部、东北部的一些城市,包括芝加哥、匹斯堡、底特律,为什么叫锈带,就是重工业衰败以后,变成了城市衰败的地方。大家关注美国新总统竞选,会知道为什么会当选,就因为有大量来自美国"锈带"的选民给他投了票。值得参考的案例就是底特律这个城市的复苏,底特律是汽车之城,重工业是非常重要的产业支撑。在2007、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整个城市再持续破败,在2010年的时候启动了底特律工程,2013年宣布了破产。2014年的时候又从破产中走了出来。底特律工程特别让人受启发的点是当时美国Stoss公司对废弃地做的设计,底特律做这个方案的时候有将近25%的用地都是闲置地,这对一个城市的活力和空间来讲是很可怕的比例。他们提出来要充分的利用城市中的棕地和闲置地来建设景观,并且让它们之间可以连成一个好的生态系统。从这一点上来说,不仅考虑到了绿地系统,同时考虑了蓝色基础设施,也就是城市的水体和水系统是怎么样运作的,水系统的改造怎么样和棕地的再利用结合在一起。他们对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多种可能性,对于一块废弃的场地既可以是以生态功能为主,也可以是生态+艺术+活动,可以是蓝色基础设施,可以是大面积的水面,甚至可以是农田、是种植、是轻工业,所以每个场地有多种可能性。同时,他们也在不同的用途下,比如说社区的活动中心、生态景观、绿色和蓝色基础设施、都市农田,有的是有一定的变化和灵活性下,我们的景观可以提供那些有利的服务功能。中国有很多资源城市,尤其是被界定为衰退型城市,也就是指资源区域枯竭的这类城市。叫衰退型城市是从2013年才开始叫,2013年之前叫资源枯竭型城市,一共颁布了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河北省在这三批里面主要是第二批和第三批,有三块儿跟采煤相关联的地区。

  

看一下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分布主要是在东三省老工业基地,这是最大的挑战,从资源来说主要是以采煤为主的资源型枯竭型城市面临着最大的问题,包括采煤塌陷,包括露天采矿区的再利用。当我们面对这样的城市的时候,可以一开始从整体上对城市的绿地系统、蓝色基础设施、生态系统和现在已经有的废弃地、污染场地再利用之间找到契机和结合点进行考虑。

    


 

片区的利用,可以棕地先行


    

比如说河北唐山的南湖中央公园,原来是采煤脱险地和垃圾堆放场,有50米高的垃圾山,从方案到一开始塌陷时候的现状,一直到2009年唐山南湖中央公园建成的时候的改变历程。这里面采取了很多生态措施,50米的垃圾山污染很糟糕的,后来对渗滤液的收集,表层的覆盖,重新的种植,并且结合成南湖公园里面很好的制高点和瞭望点。南湖地区是采煤塌陷区,当时唐山大地震很多垃圾斗堆在这儿,有大量的粉煤灰,粉煤灰进行生态的再利用,比如说作为道路的路基,作为粉煤灰砖,作为场内小品建设的材料,进行了再利用。同时这个项目还产生了非常大的经济价值。很多这样的场地,比如说南湖很多年没法开发,就因为棕地的污染,环境问题太严重。这个场地改造了之后,周边地块儿的低价就会有特别大的提升,对于城市整体发展催化剂的作用非常明显。


棕地再生演讲涉及到多个学科和多个领域


棕地再生中风景园林学的统筹作用示意图

    


 

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富有创意地再利用


    

像北京的798,上海的8号桥,德国关税同盟煤矿工业综合体。这个场地在埃森,引人关注的是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名录,原来就是采煤基地、焦化厂。图上有所有采煤竖井开始运作的日期,关停、改造的时间点。这里面改造了以后有非常丰富的实用功能,包括博物馆,不仅仅是博物馆,包括鲁尔区史前的动物植物化石、社区获奖都在这个博物馆里面,包括创业公司的办公楼,包括展厅、餐厅的一系列服务。建筑里面有各种的展览,包括对于以前采煤工业设施的系列展览。

  

对于破败的废弃污染场地来说,我们并不是只看到这个场地项目的本身,而是可以从全球区域城市片区到具体建筑不同尺度和层级的思考,到场地的再利用。尤其像湿地、水系场地的改造更具有系统性的要求,也可以为城市未来生态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不同的思路和可能性。

  

谢谢大家!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